您好,欢迎访问包头市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

用户登录 注册
管理员登录

服务热线

15847285012

扫码立即沟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动态

>

正文

农牧业政策摘要(2020年第46期)

【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业农村部:

今年预计新建改建农产品仓储保鲜

冷链物流设施建设1.4万个

规模将超过600万吨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现良好开局。预计到今年12月底,将支持超9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模将超过600万吨,农产品产区贮藏保鲜和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将明显提高,择期错季销售能力将明显增强,形成产地农产品流通的“蓄水池”和“新渠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是实现农产品在产后贮藏、加工、集散、运输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低温控制环境的供应链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长期保持农产品品质,是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牵引性工程,对于补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扩大农业有效投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消费“双升级”意义重大。

据了解,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安排中央财政50亿元资金,支持河北、山西等16个省(区、市)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选择产业重点县(市),依托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围绕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专门成立部领导牵头的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各省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加快建设步伐。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以实施意见为核心,以技术方案、信息采集等制度规范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用制度管钱、靠制度管事、依制度管权。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产后商品化处理、产地市场建立、产销渠道构建等相结合,集群集聚发展,在产地田间形成“生产+仓储+保鲜+销售”的模式,发挥规模效应。四是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强化金融支持力度,落实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用地用电优惠政策,推动用地用电审批手续从简从速,努力做到项目资金、项目用地、项目用电“三配套”。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地域、品种和主体,强化政策配套,加强标准引领,从源头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补齐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业产业链突出短板,为新形势下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来源:微观三农)

【高标准农田】

农业农村部:

今年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建设任务将如期完成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建设管理体制得以进一步理顺,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改变了以往“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农田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田建设任务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重大洪涝灾害影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严把建设质量关口,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今年1-10月,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7107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约1928万亩,分别占年度任务量的89%和96%。各地抢抓秋收后农闲时期,加快项目实施,多省开展了“百日大会战”,年度建设进展明显,预计年底前可如期完成8000万亩的建设任务。

资金筹措途径有效拓宽。积极协调推动落实建设资金,2020年联合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共落实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67亿元,比2019年增加7.8亿元,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开展。引导各地创新投入模式,拓宽资金渠道,用好新增耕地和土地出让收益,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江西、山东、四川、安徽、黑龙江等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达180多亿元。

评价激励作用逐步显化。组织对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情况和建设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给予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等5省10亿元奖励。委托第三方开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对31个省份项目实施、建设进展、管护利用等情况进行实地评价,督促各地严格项目建设管理,推动提高工程质量。

清查评估工作高效完成。组织完成2011年至2018年已建高标准农田清查工作,逐一核实全国9万多个项目、1000多万个地块的历史资料、空间位置、面积四至,全部上图入库,实现底数清、位置准、情况明,为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打下基础。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来源:微观三农)

【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到底是什么?

数字农业是什么?

数字农业——1997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士正式提出。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农业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数字农业的组成 

数字农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它主要包含以下4个主要部分:

1.农业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农业物联网从本质上讲,是一套数控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封闭系统内,以探头、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为基础的物物相联。它根据已经确定的参数和模型,进行自动化调控和操作。由于需要以硬件设备的投资和联网为基础,因此投资额较大,主要用于设施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操作,也用于农产品的加工、仓储和物流管理。

2.农业大数据(Big Data)

农业大数据是与农业物联网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一个数据系统,在开放系统中收集、鉴别、标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参数、模型和算法来组合和优化多维和海量数据,为生产操作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并实现部分自动化控制和操作。因为它是在完全开放的系统中运作,因此主要用于大田农业的生产和农业全产业链的操作和经营。

3.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

精准农业是建立在农机硬件基础上的执行和操作系统。它主要是以农机的单机硬件为基础,配以探测设备和智能化的控制软件,以实现精准操作,变量控制(包括变量播种、变量施肥、变量喷药等),无人驾驶,以及最佳的工作环境和场景适配。精准农业强调的是(单体)设备和设施操作的精准和智能化控制,是硬件+软件。

4.智慧农业(Smart Agriculture)

智慧农业是建立在经验模型基础之上的专家决策系统,其核心是软件系统。智慧农业强调的是智能化的决策系统,配之以多种多样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是系统+硬件。智慧农业的决策模型和系统可以在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16年,谷歌旗下Deep Mind的Alpha Go横空出世,把人工智能为(AI)的决策水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人们认识到人空智能发展的提速和广阔的前景,也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由于数字农业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对于其核心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理解还有不少歧义,因此,概念被用错和被混为一谈的事情经常发生。

数字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虽然非常富有吸引力,但是由于农业的生产涉及的品类和品种繁多,生产过程漫长和复杂,不可控因素多,变量多,因此数字农业从单点突破到全面进步和应用还需要假以时日。

数字农业的特点

1.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

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是多层次的,这主要表现在地区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生产工艺专业化。美国大陆划分为几个主要的作物带,每个作物带中最适合一种作物的生长,如著名的“玉米带”、“奶牛带”等;绝大多数的农场只生产一种作物,进行大规模种植;而有的农场只生产一种作物的一个品种,或只做一种作物的育种。这样因地制宜、各有所专,达到了专业化与规模化的很好结合,形成了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现代产业模式。

2.农业生产体系完善

美国已形成发达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的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以及农产品的收获后的储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等部门。他们分工明确,高效协作,在相关农业法律体系的维护下,农业生产有序而高效。

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

美国的农业是由私人经营的,但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农学院同时承担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项职能,使教学科研和推广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推动力。

国内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突破了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农业技术平台。

目前,在农业数字信息标准体系、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大比例尺的农业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作物生长模型、动植物数字化虚拟设计技术、农业问题远程诊断、农业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远程教育多媒体信息系统、嵌入式手持农业信息技术产品、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化农业宏观监测系统、农业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应用上,中国企业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通过不同类型地区应用示范,初步形成了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和数字农业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促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来源:农业大数据资讯)

【智慧农业】

智能农业中的五大关键传感器

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动荡是农业革命,因为农业革命使定居者能够有效地生产可持续量的粮食。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农业经营变得越来越复杂,庞大和优化。技术革命使农业生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生产力,每个地区收获更多的农作物,并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而传感器在这项技术革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探索智能农业技术中的五个关键传感器:

pH传感器

营养素的供应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对动物和生物来说也是如此。为了优化植物的生长潜力并获得高产的收成,必须对农产品的土壤条件有深刻而定量的了解。使用pH传感器可提供有关土壤养分缺乏或有害化学物质存在的关键反馈。这些传感器帮助智能农业监测土壤pH和养分水平的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年的波动,从而继续教育农业。

GPS传感器

通常与汽车和蜂窝通信行业相关的GPS传感器也对智能农业有利。从古老的定居者放牧用木棍到古老的西部的牛群,保持羊群向来对农民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现代GPS对牲畜的跟踪提高了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监视动物的能力。

在农业的机械方面,植物收获和相关的耕作技术最近已在高度精确的车辆导航系统中采用GPS技术。在许多耕作应用中,例如耕种田地,使用自动引导系统可以优化田间布线,减少过程重叠,并最终减少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在智能农业的两个关键类别中至关重要:环境状况监视和机械资产监视。例如,已知在收获季节期间,当环境温度首先达到-10°C至-12°C之间时,冰酒的收获会在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高度精确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以及精确的预测温度预测对于冰酒行业至关重要。

温度传感器不仅在监视物理空间的环境条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几乎所有智能农业资产监视应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监视收获的植物外,温度传感器还可以观察收集这些植物的设备。每当设备系统需要少量维护,性能不佳或严重故障时,温度传感器都会发出警报。它们几乎用于每个预测性和反应性维护系统中,以防止过热和有害故障。

加速度传感器

与在预测性维护中使用温度传感器相似,加速计在整个智能农业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以预测和协助所需的维护。加速度计主要用于运动部件和电动机,可检测运动和振动不一致的微小变化,并预测何时需要标准维护或损坏的部件需要更换。尽管加速度计通常不与农业和其他农业相关,但加速度计在重要的智能农业设备的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速度计还用于各种自动化系统和跟踪方法中。例如,低功率加速度计使监视施肥光束末端可调喷嘴的状态变得简单。在最新的技术中,智能农业中无人机的自主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速度计和IMU(惯性测量单元)

跟踪运动,速度,碰撞事件,甚至在太空中的位置。

智能相机

尽管智能相机技术远非定型模拟传感器,但它已被越来越多的智能农业应用所采用。诸如John Deere子公司Blue River Technology之类的公司已经实施了智能相机技术来检测杂草和其他植物位置,从而自动,准确地分配除草剂和肥料。这可以优化化学品利用率,并在降低化学品用量的同时提高整体生产率。

另外,害虫控制一直是农业中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农民现在使用智能相机进行实时虫害检测和监控,以有效地寻求针对害虫的行动,而不会损害对农业有益的非目标昆虫。智能相机还可以代替半遗留感测设备(例如环境光监控),从而简化系统并减少组件数量。

智慧农业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几乎每天都有新解决方案投放市场。聚集传感器数据,将关键信息传递给农民和牧场主,帮助优化广阔的农业过程的设备的功能和重要性不断提高。(来源:农业大数据资讯)

【种植业】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研究部署“十四五”

及2021年种业工作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研究推进“十四五”及2021年种业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强调,“十四五”要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着眼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基地为核心、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保障了70%以上农作物用种,240家核心育种场和9500多家扩繁基地辐射带动和有效保障了全国3/4的畜禽用种需求。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在全国7200多家持证种子企业中,涉外资企业25家,年销售总额占整个种子市场销售总额的3%左右。农作物种子年进口量约占国内用种总量0.1%,以蔬菜种子为主。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十四五”时期,要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做强优势,补上短板,突破瓶颈,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种业科技支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现代种业基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及监管治理能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筑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种业根基。(